近一年多以来,至今依然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使得慕课与在线教育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规模、有组织、群体性的应用,真正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当下,新的学期即将到来,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总结并应用所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利用慕课与在线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变革,朝着更开放、更融合和更有韧性的方向蓬勃发展。
历经多年的努力与疫情后的“受迫性创新”,中国慕课得到了快速发展,师生对其的认识与参与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截至2021年4月底,我国上线亿人次,慕课建设数量与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2021年5月,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各地区各类高校开展的慕课在校内应用即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据回收的31290份有效问卷显示,学生对在线开放课程的看法出现频率最高的五个关键词分别为“方便”“好”“高效”“便捷”“开放”。
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其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本调研通过多角度考察了学生对质量的关注。
首先,在线课程学习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若要获得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则要求学生拥有必需的网络、设备等技术条件及相应的技术使用能力。调研中,86%的受访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其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其次,从课程的内容质量角度来看,88%的受访者表示看重或非常看重“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质量;81%的受访者对所选修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给出正面的评价。
再次,从课程的运营质量角度来看,81%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配备辅助教师或助教指导其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学习。
不难看出,当下的高校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的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而“时时、处处、人人”皆能学习的以慕课为代表的异步教学资源,有助于其便捷开展自主学习。高校持续建设并创新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推动开展高质量的课程运营,推进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则是我们持续利用慕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
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互联网+”“智能+”技术在教学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前者不断迭代升级的属性,正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不断创新,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巨大潜能将持续释放。
以清华大学2016年自主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例。在疫情暴发之前,雨课堂的发展主要依托慕课的建设与在线年疫情暴发后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需求驱动下,网页版听课、多屏直播、大屏学习、倍速回放、在线考试系统等功能应运而生,又在2020年秋季融合式教学需求驱动下,推出在线音视频实时互动功能。
这是一种规模和速度空前的学习方式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下带来的教育场景创新。它充分依靠教师在疫情期间开展在线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和信心,又赋能教师将技术纳入自己的课程组织模式当中不断修正和演进。同时,这也是一场教师、学生、开发者、教学管理者携手不断探索的理念更新与模式变革。
2020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使用雨课堂授课课程数量是2019年秋季学期的3倍,师生课堂互动数量也为2019年同期的4倍,平均每堂课程的回放约达10次,我们看到了师生对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行动支持。
2020年,雨课堂支持服务了全国1381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在此期间,教师发布课件228万份、习题531万道,组织超143万次线上考试;学生习题作答次数超2.4亿,发表弹幕1.57亿条,参加考试人次7118万。
总之,在技术的加持下,教师能够利用沉淀下来的教与学的数据了解每一位学生,精细化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工具获得及时反馈,快速检验自己的学习。回顾科技对人类交互方式的改变,明博体育官网我们可能需要不断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去畅想、去探索、去实践科技对知识传播、师生交互等方面的改变。
新冠疫情的暴发与持续蔓延为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蒙上了一层阴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水平全面提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与平台合力探索,积极利用在线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国际合作。
2020年4月10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建设工作视频会”,启动高校在线教学英文版国际平台建设项目,爱课程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作为首批平台面向全球学习者推出,为抗击疫情贡献中国高等教育的力量。截至目前,两个平台上线门次,辐射全球学习者近30万人次。
2020年世界慕课大会倡议,各国要秉承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继续加大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利用在线教育加强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合作,同样得到了全球的广泛支持。
在2021年4月清华大学主办的“重思在线教育的未来与新使命”大学校长全球论坛上,与会校长纷纷表示高等教育领导者们要意识到疫情下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全球高等教育,全球大学将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高等教育机构能够共享知识和经验,学生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使用高等教育资源,这也为他们创造了获取更多元化教育的机会。
此外,这种多元背景与资源的合作与整合不局限于大学,还将突破它的围墙,利用在线技术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扩展到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推动更多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而大学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在广泛的实践领域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包括缩小数字鸿沟,确保全人类都获得在线数字化学习机会和能力,以及推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因此,无论是伴随海外疫情的持续蔓延,还是我国疫情在局部的偶发,我们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慕课与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了全球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高校师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教与学,我们的技术、教学法与机制能够保障教与学的质量,并能够利用在线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不断重构优化的教育模式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总之,随着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师生信息化素养的不断提升、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新教育场景的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内关于在线教育合作的共识也正在不断凝聚。在此背景下,我们也需要对慕课和在线教育赋能在大学教学模式、形态等方面的持续创新,对高等教育变革抱有足够的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