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线上培训打出“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4-07-30 05:51:41

  教育部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学科类培训人员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教师资格证明,外籍人员提供学习和工作经历、明博体育下载教学资质或教学能力说明。线月前应取得教师资格证。《意见》一出,旋即引发媒体热议。

  前几年,网校、在线培训市场方兴未艾之时,被公众寄予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期待。因为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数以千计的学生同时聆听一些名师讲课,并与名师互动,这让优质教育资源突破传统的藩篱成为可能。“一块屏幕改变人生”也一度成为行业的愿景。

规范线上培训打出“组合拳”

  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商业化竞争之后,在线培训也出现了不那么光鲜的一面。首先,师资鱼龙混杂,正经的授课变成“单口相声大会”,带偏线上培训的节奏,使得网课的总体质量出现下降的局面。其次,一些培训公司急于在资本市场上画大饼、做大规模,急于圈钱,推出五花八门的收费,甚至有的推出“终身VIP”项目,还动员学员线上线下拉人头。

  此外,如今疯狂的培训班,为了招揽生意,频频在舆论场里贩卖焦虑,已经成了很多家长焦虑的放大器,甚至正常的学习成为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孩子的童年无法承受,家长的腰包更无力支撑。

  线下线上培训早已经融为一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能只盯着线下的培训班。特别是近日,中央公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了“公民同招”等一系列教育公平原则,重新校正了教育起跑线,是给鸡血的培训行业浇了一盆凉水。

  这次,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本意是规范整个行业,而不是要把行业管死,特别强调了“互联网+监管”的新模式探索,将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监管,这对于在线培训来说既是一次规范,又是一种达致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通过规范把不合格的公司逐出市场,让竞争变得更透明、更公平。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则是得到“去掉一个个错误答案”的政策红利。(本文系澎湃新闻社论,有删改)

  此次《意见》的亮点以及落实《意见》的关键,都在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实施备案审查制,就是要改变只重视前置审批,而不重视过程监管的问题。治理校外线上培训使用师资乱象,提前教学、超前教学乱象,违规收费、退费难等问题,都需要实施备案审查制。

  《意见》还要求,线上培训课程设置要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与学生个体能力相适应。这是为了遏制在线教育机构进行超前教育、提前教学,是与线下培训一起进行治理。如果只治理线下的提前教学、超前教育,而不治理线上培训,那么治理提前教学、超前教育就会有漏洞。而要治理提前教学、超前教育,就必须实施备案审查制,了解培训机构进行的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否则就不好判断培训机构进行的教学是否超前。

  多年来,我国对培训机构的监管主要强调资质审查,而忽视备案审查,因此出现具有资质的机构却违规经营,以及一些机构由于没有合法资质,游离在监管之外等问题。实行备案审查制后,可以进一步调整培训机构准入门槛,包括实行工商注册,把所有机构都纳入监管体系,避免因准入审批门槛过高,一些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游离在监管之外。近年来,不少破产关门、卷款而逃,以及从事完全不符合教育规律业务的培训机构,基本都没有合法资质。只有调整创新监管方式,才能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管体系。

  这次《意见》还规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会增加获客成本,减少现金流,增加财务压力,是在“为难”培训机构。其实,这也是为了倒逼培训机构提高质量,减少围绕线上教育培训的资本炒作,真正以教育品质而不是以营销手段吸引用户,给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有质量保障的线上培训选择。(本文原载《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在线%;手机在线%。不可否认,校外线上培训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服务,但也对当前的教育生态造成了很大影响。

  有数据显示,当下相当比例的线上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不少线上培训机构存在超纲教学现象;培训存在低俗有害信息及与学习无关的网络游戏等内容;有的培训预付费过高、合理退费难;培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还有在职教师兼职在线培训。这些问题影响了线上培训质量、增加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范。为促进线上培训规范化发展,《意见》从培训内容到培训时长,从师资合格到信息安全,再到经营管理,都做了系统全面的规范。在落实层面,最大的亮点是建立APP黑白名单、健全全国监管机制。黑白名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系统对外公布,及时更新;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发展工作的督导评估,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将受到严肃问责。

  近年来,教育部门针对有偿家教禁令不断,从效果看,目前仍未完全挡住一些在职教师到培训机构赚“外快”。如今,在线教育利益诱惑更大,教师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利益诱惑。因此,对于在线培训机构“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包括从立法层面进一步明晰在职教师的权利、待遇和责任,更好地解决在职教师兼职问题。(本文原载《经济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