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家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全面整顿?明博体育
发布时间:2024-03-17 08:17:08

  当下的中国如同在沸水中,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教育培训机构、政法系统、教育、进出口等等很多领域、行业都在几十年未有的翻天覆地变革背景中。

  你可以对美国通胀、大国博弈这些事情选择视而不见,但教育改革,我相信牵动着绝大多数家庭的神经。

  这可能就是前几天那篇《我奋斗了这么久,不是为了让孩子上职高的》为什么引发广泛热烈讨论,在网易、知乎和公号留下了五万多条留言的原因。

  当这篇文章广泛传播后,我偶然被邀请到一个500人的大群,是做什么的呢?大概都是北京地区焦虑的中产家长,讨论的是什么呢明博体育?是如何让孩子能“超凡脱俗”般的优秀。

  平时讨论我很少参与,但是当我看到群主在刻意探索一个十三岁就上中科大少年班、现在在斯坦福念书的北京姑娘“成才”经验蛛丝马迹时,我忍不住了,质疑他们的目的到底真的是在讨论教育还是为了为己为私牟利,结果马上就被踢掉了。

  为什么邯郸学步“天才”成长规律的群里有这么多拥趸?为什么就有家长觉得天才的经验也是能为你孩子所用?为什么就有人能以此为自己牟利?为什么人家孩子到处补课,你的孩子就一定要到处去补课?再有,补课真的能提高成绩吗?孩子成绩不好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教育淘汰机制最本质的机理,并不是淘汰孩子,而是淘汰那些对教育理解不透的家长。

  所以我觉得,我想更清晰阐述一下我作为两个孩子父亲对于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以及落地到一个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如何选择教育之路。单单一篇文章可能会引发很多误解或被错误的归类,我没有刻意传递焦虑的意思,也举双手支持对于教培行业的整顿,只是想提醒大家不要着急发表评论,先考虑两个问题:

  最近各地关于学区房、教培机构的新政策非常多,大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讲到了变化,却鲜有人去触及本质。

  成为工程师算不算成功?科学家呢?医生呢?对不同背景的家庭、不同时代,这个答案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的父母都是农村出来的,他们那时读了师专,那这样在按个时代已经非常好了,那我读书,父母对我的要求就是读到研究生,那我就算“成才”了。

  那些贫困地区的家庭,可能孩子上个本科,就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但对于北京海淀那些清北出去又留洋回来的科学家、金融白领,他们的目标可能是世界级的人才标准。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向大城市人才教育领域流动,服务数量庞大的中产以上家庭成为最好的盈利模式。

  我看朋友自己舍不得吃穿给5岁孩子报几万的编程课眼睛不眨一下,偶尔也会感觉到一点挤压,虽然我知道绝大多数针对孩子的编程课实际上是在收“智商税”。

  又好比英语,其实英语的学习非常简单,而且收益越来越受限,根本不需要拉那么长的战线花那么多钱。可是,机构和家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也说不了什么。

  但当教培机构与资本结合越来越紧密,向二三线城市渗透,精英老师纷纷出台,“再造一个教育体系”时,就触犯到了国家的本质需求。

  这么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那文革时期的教育主要培养的什么?改革开放时期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再对比现在,你会发现什么吗?

  就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是在培养国家在当下十年二十年一个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需要不断不断改革的原因,形势在改变,国家在发展,目标也在改变。

  我把话说透一点,就是如果父母认识不到这个维度,你对孩子的培养,可能从刚开始的时候,路就是偏的,你所想象的那种“成才”或世俗意义的成功,可能并经不起时代的更迭和推敲。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在一个更多需要工程师的年代,那么可能并不需要有太多冒险精神创新性的人才。因为,毕竟一考定终身是唯一标准,例外也有,但是极少。

  你要想到一个问题,作为国家,随着不断发展探索不断道路是很科学的,可作为个人,你只有一辈子,作为家长,你的孩子只有那一个十几年,一个稍微有点预判的家长,会不会想到一个思路:

  究竟有什么核心逻辑可以穿透反复的教育制度变革?成为一条比较通用适用的道路,保质期稍微长一些?

  中国教育经历至今已经经历了数次巨大的改革,每一次都是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那么2021年的这次,也是革命性的。

  你可以分析原因,说孩子太累也好教育幸福感的问题也好教培行业野蛮生长也好,但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本质逻辑是什么,有两个:

  本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质量却不尽人意,年轻人既不愿意务农也不愿意务工,硕士博士宁可去送外卖。

  我们的教育分层设计是向别的国家学的,最开始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逻辑对于制度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不是特别成熟,这也就带来了一些问题。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新出生的孩子不必为了温饱去务工务农,自然职业技术这条路也就越发展越不好。

  而我们的高考制度,并非选拔创新性人才最好的方式,它最重要的目的是筛选和分层,通过制度公平维持这个社会的向上通道。

  不是中国人不优秀,也不是高考制度不合理,我认为,在我们中国当下的国情下,高考是最合理的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制度。(参考文章:《高考仍然是绝大多数人这一生唯一可走的独木桥》)

  而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在美国最顶尖领先的领域中,有大量的中国人和华裔,以5G赛道的明珠AI领域来看,美国这一领域近1/3科学家都是中国人。

  杨振宁钱学森都说过这些问题,很深刻,我也不展开了,钱学森之问可以了解一下。

  和平年代创新性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中美博弈下,科技脱钩和更加严格的科技封锁,让时代之变变成了时代质变。

  你可能会想,我们如今很多领域也很超前啊,在国际领先啊,我们的科学家也很厉害啊,但你也要看到,从奠定咱们国家安全地位的两弹一星工程到如今的航天巨大成绩,完全本土自主出来的人才有,不多,很大比例都是留洋回来的,那现在短期可能困难很大。

  我这人说话比较直接,我自己是文科,不是贬低文科的意思,我们泛泛说什么这个社会什么人才都需要,文科怎么怎么好,是这么回事,但,矛盾有主次,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真正关键时刻能卡一个国家脖子的东西,说白了,才是上一部分说的核心逻辑,有一句我们黄冈地区很认的老话,只是“素质教育”下好久不提了:

  还有一个新问题,就是时代变了,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中国过去那些精英阶层和中产上层把孩子都往外送,学的也都是什么文史哲,但未来,如果还是走藤校这条路,中美的隔阂会让你的孩子学完没法兼容,错失中国崛起的最好二十年机遇。

  因为在西方的理念中,贵族精英的孩子一般会送去学文史哲,他们要做的事情,并非以学到多少知识为目的,而是混圈子。

  什么人去搞科研,搞数理化呢?有两个途径,一种是吸纳全世界顶尖人才,这个群体中华人、印度人较多;其次就是白人中没有生活压力的中产家庭孩子,好奇心极强,他们不以发什么论文多少篇为目的,而是并不功利的视科研为生命,泡实验室的科学狂人。

  而在中国,搞科研的主力,是穷人家的孩子。真正极少数“精英”群体,是像潘石屹那样捐哈佛一个亿的那种,即便没有很早送到国外去,也在国内读的国际校,走的也是完全教育机制外的路。

  我来自湖北黄冈,虽然我自己是个学渣,但我对这条路的情况是清晰的,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我那时的教育还没有太多资本浸入,很多好老师还是能留在市县的,就像黄冈中学的王后雄老师,晚上几年,可能就是深圳名师上海名师了。

  黄冈中学有个海外群,绝大多数都在美国,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如今都在美国,有车有房事业稳定。

  文科不是没有出人才,但是文科的世俗“成功”是很靠机缘的,它并没有太多公式般的经验。即便你官至部级,那么你对国家的贡献也不一定算得上“人才”级别,你可以随时被取代,可能只能归类于个人非常出色和优秀罢了。

  但是,一个比较扎实的数理化人才,是国际通用的,是能靠本领吃饭的,是能够影响一个领域甚至改变世界的。

  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你钢琴是不是十级,你有没有在电视上露脸表演过什么,参加过什么大型活动教育培训,度过短期的浮华,在一个稍长的人生维度,真的不重要。

  我为什么在那个群里很愤怒,觉得组织者是在利用“探索成功教育方式”这个幌子贩卖焦虑和赚钱呢?

  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智商。学好数理化适合更高智商的人,而智商这个东西,未必遗传,可能是突变,而且与生俱来,路径是学不来的,学了只会自己让自己焦虑。

  我很多数理化极好的奇才同学,家里父母很多都是小学毕业甚至没读过书,而北大教授教不会孩子数学的事,比比皆是。

  前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在提到高考报考学校时建议: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想让孩子上北大前,先测测智商,低于110就放弃,别只盯着清华北大。

  你们知道我最不提倡的就是笼统的说一件事,混淆在一起的概念,真的也是假的。

  什么意思呢?的确,正如我所说,学好数理化更适合智商高的人,但这里的数理化,指的是国际通用的数理化,不是中国的这种数理化。

  而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的高考制度,并不是一个真正选拔“创新性人才”的制度,而本质是一种筛选性的制度。

  就像衡水中学应对高考,就像新东方应对托福雅思考试,通过刷题、摸清规律,最终能够送本来按照智商不应该上的你跃龙门,至于你出去了怎么样,他管不了。

  按照平均的智商看,掐头去尾,绝大多数的孩子智商是近似的,这个时候,什么人能从中间这部分脱颖而出,什么人流落到了职高那50%,决定因素其实便在家庭了。

  懂得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家长,通常经济条件也更好,就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培养孩子的习惯,更多的拓展视野打开联通思路,更多的陪伴,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和整个的成长。

  通过一些额外因素,是可以很好补充孩子智力并不超群劣势的,学习习惯好,不是特别特别聪明但是很踏实,也能上清北,上不了也能去985.

  所以,那位北大院长的话,无非在告诉很多人,认命吧,其实,中国的事,不是那样的。

  此外,你们知道吗,就有人统计,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将近一半都不是直接通过高考进去的,网上还有专门的培养教程。

  清华北大2020年录取人数分别是3860人和3390人,其中清华大学内地3500人、港澳台60人、留学生300人,北京大学是2818人、76人、496人。

  这里面,有的的确比高考难,但有的容易,到底有哪些怎么操作的?线么?有心人才知道答案。

  我们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兼顾公平还是兼顾效率之中,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平等变得更加重要。

  要照顾整体的公正,考试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但考试本身,其实对人的创造性是一种伤害,尤其是对小孩子。

  如今的一线城市还好一点,许多学校在做一些探索,但也就仅限于探索,离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摇篮,还有距离。

  而且很多天才型的,有创新性的孩子有些相同特点,男孩多,成熟晚,情商不高,性格奇怪,就像陈景润撞电线杆,按照现行的评价体系和整齐划一的学习进度,我们其实很多人才,可能消失在了十岁之前。

  有时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其实喜欢画画,喜欢游泳,但他不喜欢学习,但学习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即便大城市的家长也必须尊崇,还有的偏科很厉害,那么在大城市可能还有机会,在我们黄冈,偏科没考上好大学的理科人才一大把一大把。

  我为什么前天写那篇《我奋斗了这么久明博体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上职高的》文章,其实并不是为我自己奋斗不奋斗来说话,我的孩子在北京,本身中考就不是太大问题,我只是想表达这一路走过来,看到很多被浪费的可能的天才,觉得很惋惜,相比他们,我其实相形见绌,他们本可能能为国家能做出更多贡献。

  我们很多家长,一说教育本质是什么,你问他,他也说不清楚,自然联想的就是世俗意义的成功,去藤校,找好工作,赚大钱,当大官,把自己的失败和寄托与孩子捆绑在一起,四处探寻能让孩子腾飞的“秘籍”。

  所有的孩子中,真正能说自己自己就特别爱学习,特别自觉,仅仅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孩子,是需要不断的鼓励、培养和挖掘属于自己潜力的。

  智商高数理化好的孩子,可能需要度过很长一段时间文科很弱的时候,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精力去培养人文,而且即便清北,还要遇到好的导师,结合好的自身爱好兴趣,才能成为科技人才。

  数理化一般的孩子,可能在不同领域会有不同的造诣,但前提是,必须真的与自己的兴趣结合,这需要父母极大的耐心、很多年的定力和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那我觉得从国家的层面讲和家庭层面讲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中国来讲,教育不是说,我设一个考试,你们什么人该去读大学,什么人去读职高,因为不同阶层的差别太大了,很多孩子们的觉醒往往都在成年后,晚了。

  它是从天上放下来的一个天梯,不仅让每个人能看到一种可能性,而且要像张桂梅老师那样,尽自己所能一个个把孩子们送上梯子。

  而从家庭层面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探寻,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天赋都有如石油,有的深有点浅,有的在这有的在那儿,父母要做的不是说,你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不好好学你就去打工,而是一同成长,一同探索,一起开采天赋的经历。

  教育不是孩子自己的事,也不是邯郸学步,它是一种传承,是父母和孩子独一无二的旅程,两代人心智的结合,不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国家层面与家庭层面如果能融合最好,学成报效国家,如果不能融合,我个人认为家庭更重要,少走弯路,毕竟就那么一两个孩子,就那么短短十余年教育培训,去让自己和孩子变得更好,去把生活过好,就足够了。